如何在社群内传递价值观?

社群价值

由社群到圈层,这就是路径,找到你的圈层这是最重要的,我们这次讨论的话题:如何在社群内传递价值观?

我们先分享社群领袖们关于这个话题的主要观点:

观点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大家是自愿聚到一起的,那么肯定是有隐含的共同的价值观的,只是具体化在某个创始人身上。

 建群初始,应该是创始团队的价值观或者说是创始人的价值观。

观点二:社群就是一个产品,价值观本质上是给社群定位,有了定位,甚至大声说出来,可能更能吸引和凝聚群成员。

观点三:价值观跟目的很容易混淆 ,像利益联结的 ,我觉得可以归为目的一类 ,价值观是气质和调性上的 ,同样是利益联结 ,我们可以总结提炼出比如务实、实干等价值观。

不要忘记社群是一群人的群体,过之广泛的价值观就成了社会了。

观点四:因为一个共同兴趣、方向、目标、理想,愿景,而聚集在一起,这些都可以算作因价值观的接近而聚合。已然聚在了一起 ,就是有类似的调性和价值观。

观点五:我们教育培训做社群。价值观就是信仰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平常群里聊天会不断强化这个价值观,如描绘学习到技能后的美好未来。

这里有个感受,价值观要落地,就在平常聊天中有意识强化。——就像我们平常都是做好学员问题解答然后引导报名正式课,最后通过价值观的认同来强化购买课程信心。

观点六:价值观本身是没有具体实在表现的,它就是通过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兴趣 目标自觉展现的。

观点七:社群的价值观我觉得是成员加入社群的前提,也是大家共同交流、产出内容的前提。它和社群内容、兴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群成员在这个价值观相同的群体里找到了有别的共同特征的小伙伴,那他们可以私聊或者组织小团体。

但是母群要按照原本的价值观和议程运行。我觉得子群也是社群延伸发展、变现的一种非常好的渠道。而不是说大家组了小团体就不会再在原来的群活跃了。这应该是两件事情,这两个群的功能是不一样的。

再补充一句,有了子群的小伙伴应该会更感谢是母群给机会让他们相遇。

这次讨论,事后看笔者更加积极,发表的观点比较多。下面是一起学堂观点:

观点一:价值观是对于事物比较固化的认知。如职业价值观,爱情价值观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以群分说的就是价值观接近的人聚合在一起。

观点二:价值观可以从大家的观点中提取,商议,确定,就像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之初,大家能够在五月花号轮船上签订五月花号公约,其前提即是大家的价值观趋同。

观点三:社群有大的宗旨,但可以丰富多样。如天空岛,它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企业家,又有各种兴趣部落,情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

三大核心价值观,我们学习下:

1.缔结信任:让有信用的企业家在一起,让在一起的企业家更有信用。

2.个人成长:推动企业家线上线下的互相学习,帮助他们高效提升决策智慧、突破管理瓶颈。

3.商业合作:推动企业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信任,帮助他们安全实现资源对接,做到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观点四:从社群运营的角度看吴晓波读书会社群的四大价值观: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反对屌丝经济。 他设定这样的价值观,正好让他把人群区分开。一群屌丝们离开了他,但另一群人反而聚合得更紧。

观点五:很多企业的价值观里经常有:诚信,拼搏,创造,奉献等。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于社群来说:明确的价值观并不断的透过言行去传递这是非常重要的!

观点六:既要做好自己,又要满足大家的需求。自己做不好,没有影响力。不能满足群友的需求,群友会失望而去。至于群友是否会听我们的,我认为:如果我们说的是大多数群友内心的声音,他们就会听,反之,不听。
 观点七:由社群到圈层,这就是路径。找到你的圈层这是最重要的。
 观点:

可能本来大社群和小的群体的目的就不一样吧,不然为什么有了大的社群,大家还要自发形成小群体呢?所以说,如果按照合适的规则适当失控,让小群体的成员自发地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也未必是一个坏事。随着人数不断增加应该会形成一种价值观,这些小群体的形成是因为有认同感,是因为有着共同价值观。当然争论不代表价值观不同。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